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中心

慢性疼痛的心理因素

慢性疼痛是生理的,但也是心理的,心理治疗治疗需要解决我们对疼痛的感受和想法。

       十多年前,我还是医学院的学生,当时,我正在做卧推杠铃的动作,我听到一声巨响,感觉全身无力,杠铃也摔到了地上。当剧痛让我动弹不得时,我被送往急诊室,并且注射了止痛针。

       医生告诉我,疼痛最终会消失。但事实并非如此。从那以后,无法断根的疼痛让我开始认真地质疑——我们该如何诊断和治疗疼痛。

我现在是一名医生,在研究疼痛的相关知识时,我已经开始明白,大脑可能是背部受伤引起的急性疼痛转变为持续不断的慢性疼痛的原因。

        到底是什么决定了”短暂的疼痛转变为无休止的痛苦“?这不仅可以用解剖学解释,而且常常可以用心理学解释。我们对疼痛的感知与恐惧会给临床结果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理解远打开了治疗的大门,最终可能(并持久地)帮助数百万生活在无休止折磨中的人们。

       传统的医学方法通过力学和解剖学解释和寻找疼痛的根源;我的背部核磁共振成像(MRI)告诉我,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我的异常非常严重(我才20岁),我已经成为放射科每周会议上讨论的可怕的“有趣的病例”。我的骨头正在退化,脊椎上有多个受损的椎间盘。没有任何肉眼可见的疤痕或畸形,MRI扫描是唯一的证据,证明我的急性损伤变成了无休止的折磨。

       如果疼痛一直影响着病人的生活,并且长达三个月或更长时间,那么这就是慢性疼痛。而我的疼痛绵延了很多年。我不愿意服用止痛药,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物理治疗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疼痛有所改善,但是,当初的卧推损伤与我多年后感到的疼痛几乎没有关系。世界顶尖疼痛研究者 Vania Apkarian 告诉我:“经典的观点是,如果伤势足够严重,它将继续存在。但伤势本身对不具备疼痛的价值。”

        MRI虽然是可靠的损伤指标,但不是可靠的疼痛指标。

       一项研究回顾了约3000名没有背痛症状的人的扫描图像,发现在没有背痛的20岁青少年中,37%的人有椎间盘退变,30%的人有腰椎间盘突出。这些异常本应该引起疼痛,但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没有感到疼痛。


医学扫描无法消除疼痛

       医学扫描中出现的异常只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因为在80岁的人中,高达96%的人有椎间盘退变,84%有凸起。即使是背部受伤的人,核磁共振成像的异常也与他们的疼痛毫无关联——换句话说,核磁共振不能帮助我们弄明白哪些地方让人疼痛(hurt,身体和情感的受伤),哪些又没有。这些数据颠覆了我的叙述。

       这真的是一件大事:美国每年有数百万人通过核磁共振成像和CT扫描来检查背痛,背痛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致残原因。这些检查大多数都是不合适的,因为现在的诊疗指南建议不要对背痛患者使用常规影像检查。但是,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只有5%的临床医生认为,进行的背部疼痛磁共振成像是合适的,而接受了磁共振成像的患者中,65%的患者收到了扫描发出的潜在有害建议,包括要求进行背部手术。

       脊柱手术是美国和世界各地最常见的手术之一,但它可能会产生毁灭性的影响:在一项针对慢性背痛患者的研究中,接受脊柱融合手术的患者中,只有26%的人重返工作岗位,而未接受手术的患者中67%的人都回到了工作岗位。

       选择手术的人比没有手术的人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和永久性残疾。

       我本可以成为他们:当著名外科医生Ather Enam看了我的MRI胶片后,他告诉我,手术可能会使我的背部更糟糕。“我可以做手术,但被外科医生触摸过的脊椎再也不会一样了,”他说。

       如果解剖学不能解释疼痛为什么会变成慢性疼痛,那么,我们该怎么办?结果发现,至少部分原因是在我的脑子里。

疼痛的心理因素

       痛苦一直会在我们身体中出现的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的头脑如何对此进行感受。害怕疼痛或担心疼痛的人在手术后发生慢性疼痛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两倍。今年4月一项来自芬兰的研究表明,在脊柱退化的患者中,存在心理痛苦会显著影响是否感到背痛。事实上,一项小型研究表明,在该研究的84名参与者中,过去的创伤事件,如被抢劫、欺负或性侵犯,是背痛变为慢性的最强预测因子;甚至早期对痛苦的恐惧也会成为一种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尽管在临床医学和社会话语中,心身、感觉和情感、生物学和心理学通常被认为是不同的,但人性却有着不同之处。事实上,当涉及到疼痛时,这些二分法瓦解了。Apkarian的研究表明,当急性疼痛变成慢性疼痛时,它会激活大脑中和情绪有关的脑区,而不是身体上的脑区。

       《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最近发表的一项临床试验表明,针对我们如何感受疼痛的心理治疗具有强大的力量。发现大脑疼痛神经特征的科学家 Yoni Ashar 和 Tor Wager 在其领导的研究中告诉不同的实验组的慢性下腰痛患者,要么接受通常的治疗(主要包括止痛药和物理治疗),要么被告知他们正在服用安慰剂(对背部疼痛非常有效),要么接受疼痛后处理治疗。


疼痛后处理治疗

       疼痛后处理治疗(pain reprocessing therapy)告诉人们,在没有运动性损伤的情况下,大脑会主动构建出慢性疼痛。重新定义疼痛所代表的威胁,可以减少或消除疼痛。

       这种疗法可以让疼痛最厉害的武器——恐惧——缴械投降。治疗结果非常显著:在那些每周接受两次、持续一个月的疼痛后处理治疗的患者中,52%的患者在一年内没有疼痛,相比之下,接受安慰剂的患者为27%,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只有16%。患者在无法工作、愤怒、睡眠抑郁方面也有所改善。

       欣然接受痛苦的复杂性,尤其是慢性疼痛的复杂性,可以为新的疗法打开大门,以确保即使我们受伤我们也不会感到痛苦。

       像疼痛后处理治疗这样的治疗方法揭示了疼痛既是一种身体感觉,也是一种情感和创伤的结构。应该进一步鼓励努力这中对痛苦本质的全面理解,而非视而不见。这样就可以确保每个遭受痛苦折磨的人都能得到关爱和尊重,这就像在康复的道路上服用大把的药片和接受更多的手术一样。

心理科普
拆屋效应
心流理论
自主性支持
食盐效应
情绪共鸣
玫瑰色回忆效应
恋爱脑背后的心理学
酸葡萄效应
冷热水效应
逆火效应
幸存者偏差
詹森效应
懒蚂蚁效应
皮尔斯定理
荷花效应
让你大脑远离EMO的四种快乐激素
空船效应
阳光型抑郁症
空杯效应
美丽羞耻症
你所不了解的“心”情——情绪对心脏的“塑形”
舌尖现象
心理学小知识
间歇性冷漠
巴纳姆效应
墨菲定律
蘑菇效应
黑羊效应
焦点效应
白熊效应
爱情保鲜的3个技巧
讨好型人格的5个迹象
慢性疼痛的心理因素
“脾气不好”可能是饿出来的?这类人尤其饿不得
「肉体出轨」和「精神出轨」的原因
大脑中的海洋:大脑通过脑电波处理信息
阉割焦虑 俄狄浦斯情结
大脑如何保护我们的自我意识
如何战胜不安全感
生理疾病和情绪的关系
考试是最有效率的学习策略之一
社交焦虑障碍和童年情绪虐待/忽视有关
Science:大脑使用身体信号调节恐惧
总观效应:太空激发的敬畏之心
自发性经络自主反应 ASMR
疼痛共情对自身疼痛感知和非疼痛感知有不同的启动效应
新手和老手的大脑有何区别?
温暖能够消除恐惧、让人感到安全
疼痛共情对自身疼痛感知和非疼痛感知有不同的启动效应
女人的情绪和男人一样不稳定
吃生姜能减少道德上的厌恶?
智力可以买到幸福么?
习得性懒惰 Learned Laziness
爱恨的距离只在一线之间
喝咖啡是为了满足咖啡瘾么?
大脑的创造力来自何处
瞳孔大小是智力的标志
自恋的人必定有攻击性吗?
不愉快的事 较易被遗忘——情感消退偏好 FAB
stroop效应
寒冷的天气会让我们渴望与人交往,但是身体暖和后就不会想了
和做梦有关的五个奇怪的发现
什么是快乐?
感觉不到快乐?不是“脑子”有问题,而是“心”的问题
什么是恋爱挫折综合征?
怎样提升我们的幸福感?
依赖无能和独立的区别有哪些?
语言暴力是可以致命的无声武器
晕轮效应在生活中有哪些影响?
新航程,我们继续破浪
专家视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促进心理健康
今日心理学小知识:如何缓解考试带来的紧张感?如何面对疫情带来的恐慌感?
面对压力,我们有更好的选择吗?
如何有效的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
生活中的心理学,简单实用,记得学一点
错误不会使你失败
中心概况
新闻速递
学校举办第十八届“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
大学生“四成”服务大厅举办“端午彩色系温暖”活动
筑牢心理健康“防护网” 数理学院持续开展心理健康系列活动
美术学院开展“手绘风车‘舞’校园”活动
注入心能量 助力心启航 数理学院积极筑牢心理危机四级预警防控体系
经济与管理学院举办“手绘心声 快乐涂鸦”心理健康主题活动
心理健康进社区 助力学生“心”生活
美术学院开展“绘心灵微笑,携健康同行”心理健康主题活动
用鲜花“解锁”心理健康节 安庆师大志愿服务队开展爱心赠花活动
【心理健康节】大学生天文爱好者协会举办心理健康节主题活动
心理护航 健康成长 生命科学学院多举打造“心灵奇旅”
悦纳自我 心灵互联 图书馆举办系列活动迎接心理健康日
传媒学院开展“心语心愿 纸画传情”心理健康节活动
非遗体验 如“漆”而至 经济与管理学院举办漂漆扇活动
我校作品荣获安庆市第十一届高校心理情景剧大赛一等奖
电子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开展“学党史、话心理、促健康”主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大学生心理协会成功举办以诗会友活动
外国语学院组织心理健康游园会
经济与管理学院开展“亲情小档案 母爱萦心间”活动
注入“心”能量 为教师减压赋能 安庆师大开展团队竞技、休闲运动、心理治疗等系列活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与心灵相伴,携健康成长”心理健康活动
数理学院大学生天文爱好者协会举办“春日大作战”活动
美术学院举办“创意无限,宇宙心球”活动
【心理健康节】以物换花 双向治愈 安庆师大学子捐物献爱心
与非遗“心”相遇 大学生“四成”服务大厅举办巧手趣缠花活动
经济与管理学院开展“房树人”绘画心理健康活动
【心理健康节】生命科学学院举办生态缸制作活动
大学生心理协会成功举办“新”心向荣活动
【心理健康节】 生命科学学院开展“百花齐放,共绘春光 ”拼贴画活动
大学生心理协会成功举办夏日盲盒,定格浪漫活动
【心理健康节】资源环境学院开展 “拥抱情绪,享受成长”主题活动
“花样”心理健康活动齐举办 这所高校用“暖言暖行”抚慰学子
“氢”扬风翼 彩绘春日 化学化工学院举办心理健康主题活动
经济与管理学院举办“察言观色”心理健康主题活动
学生处与安庆市第六人民医院(安庆市精神卫生中心)签订合作协议
【心理健康节】经济与管理学院开展“规律睡眠 健康之源”主题活动
【心理健康节】我校开展2024年春季学期第一次心理咨询师案例督导研讨会暨心理咨询能力培训会
【心理健康节】倾听心语 相“愈”集市 安庆师大近千名学子互诉心声
生命科学学院开展“斯特鲁普大闯关”活动
【心理健康节】生命科学学院开展“生物冰火人”主题活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中心举办中心开放日活动
学生“四成”服务大厅心理服务部召开部门工作会议
心理健康中心召开开学工作会议
“以手造物 以心相传”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举办教师心理健康主题活动
我校荣获安徽省2023年度“优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集体
我校学子荣获第六届“全国百佳心理委员”称号
学校举办心理嘉年华活动
【心理健康节】数理学院持续开展心理健康节系列活动
我校荣获全国高校心理情景剧百佳剧目
我校作品荣获安庆市第十届高校心理情景剧大赛一、二等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中心举行开学工作会议
学校开展2022年秋季学期首次心理咨询师案例督导活动
我校2022年度心理委员培训圆满结束
学校开展2022年春季学期心理咨询师案例督导活动
考研学子舒缓压力素质拓展活动
2021级新生心理普测工作顺利完成
【10.25心理健康周】从“心”启航,健康成长 我校开展10·25新生心理健康周活动
10·25新生心理健康周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中心举办开放日活动
”5·25“系列活动--校园夺宝
”5·25“心理健康节闭幕式
《新时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专题讲座
心理委员培训总结
”5·25“心理健康节开幕式
心理委员培训
【新生心理健康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中心举办开放日活动
动态通知
日常心理测试
心理美文
内心丰盈者 独行也如众
自我寻觅:一段心灵的旅程
什么是光
生如夏花
毫无保留的夏日
每一座孤岛都值得深海拥抱
风华正茂的年纪,你该所向披靡
破云而出的阳光
你在太阳里也发光
沉默与喧嚣
向内生长,向外绽放
让美好心灵一路随行
我非浮萍,自寻彼岸
遇见
月亮未朝你奔来时,你便是自己的月亮
我与我不可代谢的情绪
影响一个人能走多远的,是心理韧性
"心灵之旅:情感的绚烂画卷"
我们都是永远有圆缺的月亮
停止内耗 ,去拥抱属于自己的肆意人生
“佛祖”已上线
拒绝情绪内耗
只要心里有阳光
做人,要懂得爱自己
决定人生上限的是你的抗挫力
送给正在追光的你
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顺境不傲 逆境不忧 绝境不慌
心理美文分享
心态的重要性
起心动念:你所不知的惊人力量!
曾经的爱人如何变成了陌生人?
上帝的那扇窗不会自己开启
秋风,唱给田野动听的歌
此间的我们
让美好心灵一路随行
学习放下执着
今天,谁令你动容
芬芳过往,岁月静好
说,是一种能力;不说,是一种智慧
每一个你讨厌的人,都是你不愿看到的自己
与生活博弈
宽容,你学会了吗
不要活在别人眼里
多彩的秋
学会自由的生活
心若向阳
忘却疲惫
每一个人的人生都需要梦想
优秀的人,从来不会输给情绪
活出自己的本色
为你碾尽一池墨香
淡淡如菊的人生
你是我永恒的心
自我抚慰,更有力量
倾我一世温柔,共你一帘幽梦
有多少爱情值得痴守一生
蓝颜知己
幸福有时候只需要一个台阶
家庭温暖,可以放“心”
无法重来的一生,好好善待自己!
没有一种爱,是理所应当的
优秀的人,从来不会输给情绪。
做自己的风景!
除非你觉得悲惨,否则没有什么悲惨的事
你为什么总爱刷手机?
一个人情商很高的四个迹象
让人舒服的关系:知分寸、懂换位、付真心
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有事做,有人爱,有期待
不向别人炫耀自己
成才的关键:良好的心理素质
成功的背后,是苦难
系统公告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