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存者偏差
1.什么是幸存者偏差?
“幸存者偏差”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意思是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幸存者偏差”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比如很多人得出“读书无用”的结论,是因为看到有些人"没读书却仍然创业成功赚大钱",而过滤了没读书而碌碌无为的人群。很多人在看了每年春晚后,会感慨说“今不如“一年比一年差”,却忽略了那些淘汰在时光中昔的、不好看的春晚节目……
2.幸存者偏差的经典案例
这个概念最早来源二战时期的“飞机防护”案例:战时,美国的飞机被击落的频率非常高,因此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沃德,应军方要求开始研究“如何才能降低飞机被击落的频率”的课题,来提高飞机的生存率他研究大量战场幸存下来的飞机,发现机翼被击中的频率是最高的,而机尾被击中的频率是最低的。因此,教授建议“加强飞机机尾的保护”到这个建议,军方人士感觉非常疑惑,为什么机翼被击中的频率最高,不去加强机翼的保护,反而加强机尾的保护呢?
沃德教授给出了2个依据:第一,飞机的机翼即使被击中那么多次,还是能够安全返回,可见机翼的安全性能更高。第二,飞机机尾看似很少被击中,但实际上是一种假象,因为很多被击中机尾的飞机,根本没有机会安全返回,而是直接坠毁了。很显然,军方的人就陷入了一种“幸存者偏差的谬误当中,他们只关注到了幸存下来的飞机的信息,而没有关注到那些已经被击落的飞机的信息,而这恰恰是提升飞机保护力度的关键信息!
3.幸存者偏差的启发
大众热爱听故事,尤其是喜欢当事人自己讲的故事。其实有些敏感问题,越是当事人讲故事的答案越是不能代表整体。这里向大家提几点建议:
1.避免陷入简单逻辑
大脑每天要处理很多信息,所以偏好按简单、省力的方式运作,这就是“简单逻辑”也就是不假思索的思维方式。所以在做重要判断的时候,时刻注意提醒自己多问自己一个为什么,多和别人进行多一次交流。
2.学会拆分任务
幸存者偏差之所以出现,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习惯于关注现有眼下的事件,既而相信“眼见为实忽略重要细节
我们要学会拆分任务,制定目标时,将大目标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或者一个个具体步骤 。
3.建立“概率论”思维
“概率论”指在一段较长时间内,事物会趋于平均水平,即“均值回归”所以大家判断事物时,不要盯着“小概率事件”要从更宏观角度思考问题。